這是一篇長達一年多我和母親(80歲)的健康記事文
我2022年
★年初打完第三劑疫苗,過了一個月,
身體長了疹子(不是特別疼,但醫生兩次診治說是帶狀性泡疹)
稍見好轉後,
身體其他部位也隨發的出現小紅疹(我查了一下應該是丘疹之類的),
我自己觀察這些疹子跟飲食不怎麼相關,
看了皮膚科說是蟲咬(ORZ) ,
開始使用一些驅蟲(放咖啡渣),搭蚊帳之類的物理性治療。
PS:由於種種原因第四劑疫苗一直不敢追加,真有心理障礙。
★9月左上胸感覺有點微痛
★10月腰疼的老毛病犯了(勞累過度的肌肉疼痛)。
*每年一次的大腸直腸科需要的斷層掃描,
主治醫師轉到別家醫院看診,
這讓我十分困擾,習慣這位醫師但不習慣這間新醫院。
選醫生還是選醫院?
*月底發現左腋下到間被上方有疼痛感,
又開始我的網路診治:發現【肩頸周】這個新名詞,
自我治療按按壓壓竟然好了9成。
11/10到新的醫院乳房門診
右邊有良性腫瘤發現(等級3,需3個月回診)
2023我
★1月左上胸又開始隱隱作痛,右上臂痛(有一段時間了)。
★2月乳房複診,左胸沒什發現,右胸腫瘤持平(6個月後復診)
放下以後左胸疼痛感似乎微不可查。
★3月1日右上臂痛且抬手無力。
3/10睡覺時右上臂超痛且無力,移動需要左手幫忙。
看了很多網路影片自我診療,
五十肩需要多拉筋,肩頸周反倒是需要多休息。
3/18白天手臂狀況會稍好,晚上睡覺躺著無法做立正動作。
3/20開始在醫院陪病,床太小手臂十分不舒服。
3/24返家後,手臂狀況逐漸好轉。
自我診斷:由於使用電腦時所做的椅子過低,導致手軸抬起,影響肩膀。
參考影片: https://youtu.be/R4XdSrlOBks
手一動肩就痛!右手無法舉高 診斷旋轉肌腱撕裂 健康2.0
不建議根據這些自我判斷自行做運動伸展—我說的。
2022年老母
★4月昏倒,醫院並無甚麼發現甚麼病況,
轉頭頭暈現象復發(非耳石問題),
看過神經內科和耳鼻喉科之後也是不了了之。
★5月假牙又開始作亂。
*偶而還是頭暈,神經內科門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。
★6月打疫苗第2劑。
★8月頭皮癢。
*看身心科(睡眠與焦慮問題)與泌尿科(停神經內科用藥)
★9月打疫苗第3劑。
★11月我感覺或許身心科用藥過重,
白天嗜睡且睡得很熟且嚴重磨牙,
返回神經內科就自己擔心問題與醫生討論和做相關檢查。
★12月醫生主動換降血壓藥(三合一),
早上起床量血壓經常是120以下。
*假牙矯正不怎麼見效(7萬阿!!)
★12/22拉肚子絞痛,且出血
*持續胃痛
2023
★1/13喝補體素拉肚子且絞痛
*胃痛—這是老毛病,以往吃之前拿的胃藥,都能見效,這次不管用
★2月看肝膽腸胃科
照X光超音波和胃鏡檢查,吃了幽門桿菌殺菌藥十天反而更痛(據說是疼動至極),
醫生最終診治為膽結石問題(0.8CM鈣化),請找外科。
★3月自行轉到教學級醫院肝膽腸胃科(這也太難掛號了)
等了一整天才看到診,將區域醫院的影像資料轉過來,
隔天加碼做了斷層掃描+抽血和X光。
因為已經吃了非常多胃藥都不見效,加上膽結石有慢性發炎,
和家人商量過後,有開刀意願,轉掛外科。
和外科醫師解說和商討問題。
由於年紀大加碼作心臟超音波作手術預備,再做麻醉諮詢。
開刀前到醫院4次,耗費時間頗巨,
此間更不包含在其他醫院已做過的胃鏡和腹部超音波。
3/20下午5點通知住院。(這個夜晚可單寫一篇……)
3/21開刀,下午兩點半回到病房,5點被要求下床走路。
3/24出院。
3/27尿道發炎。
每天要吃的藥有夠難安排。
3/30外科拆線。傷口狀況良好,
但胃痛似乎不見好轉,
這是開刀前與家人商量過可能的狀況,
由於膽結石有慢性發炎,哪天都有可能發作,
還是決定在最年輕的此刻以微創方式先處理。
*此次醫生有開予胃食道逆流用藥,希望能夠見效。
*活動式假牙應該是廢了!!!
以上2022年至2023.03.31止
後記:遇到兩位十分親和的醫師,萬分感恩。